李晨阳:打通能源互联网最后一公里

2016.04.14

要干一番自己的事业

在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栋普通的深灰色写字楼里,我们见到了北京博顿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北创营一期的李晨阳师兄。可能与出身德系企业有关,一身笔挺的灰色西装、字正腔圆的语调、优雅得体的身体语言、干净整洁的办公室,无不透露着他严谨、务实、干练的风格。

【图一:博顿电气厂区外观】

李晨阳本科在中国农业大学学习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从此与电力行业结缘,1995年毕业后,他来到中国建筑总公司做项目管理工作,1999年工作的同时来到北大光华读MBA,又与北大结缘。同年,他离开中建去了一家德国企业——具有100多年历史的穆勒电气,在这里他获得了职业生涯的全方位历练,成为一名资深的从业者。

【图二:李晨阳】

“我是在1999年初的时候去的穆勒,这个企业在电力产品品质方面是世界顶尖的。非常幸运,我是他们在中国办事处较早的一批成员,负责开拓国内业务。在这里我成长的比较快,刚开始做销售业务工作,后来做销售管理,再后来做国内大区管理,成长为穆勒中国区的高管。因为是德国企业,相对来说有些独特的理念和思路,比如说对品质的认同,对品牌的维护,以及一百多年历史传承的核心业务。虽然收获很多,但在外企,中国员工依然只能做某一方面业务的管理者,全面业务还是德国人,所以我也遇到了自己的职业天花板。”

2005年,穆勒被伊顿收购,李晨阳作为高管也受到了影响。是继续在外企同类公司之间做职业经理人还是自己创业?他也有过抉择,但最终还是带着穆勒的一批团队出来自主创业,在2006年创办了博顿电气。

【图三:放电加工机】

博顿电气依然延续电力行业的创业路径,依托企业先进的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高效的生产加工能力、严谨的质量保证体系,积极参与电力行业的技术创新,目前已在建筑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新能源技术、能效管理、物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耕耘出了一片天地。

“2005年还不像现在这样创业这么热,从我们角度来说,当时带领的团队也是穆勒的一批人,感觉如果还在做经理人的话,不管到什么阶段都是打工者,没有归属感。从我们角度来考虑的话,将来还是要有自己的一番事业的,于是就决定自己创业。”

【图四:加工中心机床】

打通能源互联网最后一公里

目前,他正在考虑产业的转型升级,从传统的制造业向“互联网+”背景下的先进制造业转型。。

“在博顿,基于我们的生产能力和研发能力,我们自己对未来产业发展的定位就是‘硬件物联网化,软件互联网化,以信息化推动智能用电’,这是我们公司的一个战略。目前来说,国家的发展也到了这一步,不管是环保也好、低碳的要求也好,更经济、高效、环保的去利用能源是一个长期的目标,这给我们电力行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尤其是国家电力体制的放开与电力改革为我们的产业转型提供了很多的机遇。”

【图五:微型断路器生产流水线】


“十三五”期间很重要的一个改革就是电力改革和能源互联网建设。电力改革就是打破电力垄断,先把发电端和售电端放开,输电端因为受制于基础设施形态,破除垄断困难较大,放在后面进行。这样具备售电条件的公司就可以开办售电企业,一方面可以从国网买电的,也可以自己发电自己卖,还可以做电力期货。能源互联网就是从“发、输、配、售”各个环节出发形成一个闭环,双向流动。

能源互联网是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提出来的新概念。之前能源都是一个单向流动的过程,单就电力来说,要么你是发电的,要么你是用电的,从发电、输电、配电、售电都是国家电网一家在运作,客户只是被动的接受。随着技术的发展,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既可以成为发电者也可以是用电者,电力的流动是双向的,信息也是双向的。比如哪的电价便宜,从哪能得到更方便的电能,或者说预测电量比较大,都可以提前买电,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但现在从技术角度来说没有任何问题,只是机制的问题。一旦形成能源互联网,就实现了所谓能源民主化。

“能源互联网强调能源和信息的双向互动,能够平等实现优化的交易,让能源的成本降到更低,这是能源互联网核心的理念。能源互联网有不同的维度,有全球能源互联网、国家能源互联网、省级能源互联网 ,城市级、园区级、楼宇,核心的就是家庭的,实际上现在智能家居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只不过商业模式还没有出现。前面从国家到城市级别的能源互联网都是国家电网在做的,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园区级、楼宇级、用户这块用电数据还比较缺乏,我们就从这个角度做起,通过了解用户需求,反过来给发电企业提供数据支持,让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电力服务。我们的口号是:打通能源互联网最后一公里。

感谢北创营

“感谢北大没有忘记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校友,当我收到北创营的邀请时,我也正有回到学校重新汲取营养的内在需求,这样就参加了第一期的选拔录取。一期班有很多优秀的创业伙伴,我从中得到了很多启发,甚至是资源的整合,也是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昊阳、陈岩,还有三期班的朱胜敏,他是华北电力大学的老师,做的课题是关于能源互联网的,刚好和我们做的事情一模一样,这都是在北创营的收获。在北创营的这段时间,我有了能够让我静下心来思考战略和产业问题的外部环境。通过北创营,我接触到了一些外部的思想,还有不同背景不同行业的同学、导师之间相互激发,让我有了更宽的视野。不管是当年在光华学习的知识或者在外企积累的经验和工作背景也好,他们更多的时候是在当年环境下的知识传承,有些东西是需要更新和调整的,包括战略、思路、知识储备、能力补充等等。感谢北大校友会、北创营,给我提供给我二次回炉的机会。”

【图六:博顿电气大家庭合影】

我们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创业过程中,李晨阳感觉有生力量地不断加入,包括有很多老的合作伙伴、同事都走到一起并且不离不弃,让他非常感动,“一来,说明我们做事的方向是正确的;二来,这件事可以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创造价值过程中也能够实现个人的抱负。

我们做的传统电力行业,这里边的大鳄、巨型企业太多了,我们只是一个很小的创业型企业、成长型企业,在这个环境下怎么能够把我们自己的定位找到,体现自己的价值,是我们目大家一起来思考,把他们真正的实现,但是在这里边将来的机会很多,关键是我们自己如何去把握。这是现状。

我觉得创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和良好的的心态,始终要有一种在路上的状态,一旦做创业选择的路径,更多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靠短期投机来做这件事。这只能是我个人的感受。

十年,对于一个中国创业者来说已经是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跨度,创业中的艰辛与曲折,都在慢慢改变着一个人,也激励着一个人。十年中,李晨阳砥砺前行,一点点积累经验,这一个漫长的积累的过程。可能是自身受德国人影响的关系,他并没有过多追求发展的速度,而是稳扎稳打,慢慢去做,但与此同时他也反思到,这样的性格在面对中国这个快速发展的环境时,很多机会可能就会丧失,但对品质的追求让他不忘初心。

公开课

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官方微信

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官方微信